來源
亞洲私人收藏
附:高雄荷軒新藝空間開立藝術家親簽之作品證書
照見清明浩瀚,蕩宇宙之音
沈昌明的量子節氣力作
1956年出生的沈昌明、1973年入東方設繼大學,2年後獲校內美
術競賽油畫類第一名,隔年榮獲台灣美術協會舉辦之南部展議長
獎。其自1982年起於各地發表個展,如國立台灣藝術館、澎湖縣
立文化中心等。
沈昌明篤信佛教,平時常抄寫心經並從中獲得領
悟,如體認真空妙有的生命現象,並影響其探索陰陽相生、虛實
相應的繪畫語言。他運用在佛教寓為「一沙一世界」的沙子做為
媒材;而沙子也是肉眼能看到的最小顆粒,藉此指代宇宙中漫遊
的「量子」。他認為量子力學的理論與兩千年前即存的佛教經典
「心經」所闡述的道理不謀而合。進而創作出一系列結合美學、
科學與佛學的經典之作。是次呈現的《量子24節氣系列.驚蟄》
即為其結合傳統中國文化的氣節所創的又一力作。
作為傳統中國節氣,「驚蟄」生發於早春。每年冬天,動物昆蟲
自入冬即藏伏土中,不飲不食,稱為「蟄」;而「驚蟄」即春雷
聲驚醒蟄居動物的冬眠,象徵春耕季節的來臨。近觀此作,藝術
家在紫色的背景上潑灑出綠、藍、橙、黃等滴流的色彩,令人聯
想到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代表波洛克(JacksoPollock的創作,
呈現出色彩的融匯與交織,折射出璀璨的景象。而若稍遠觀之,
則可見畫面自右上端傾斜而出的黃色「閃電」,而底部猶如雨後春筍般的萬物生靈,展現萬物初生、開天關地的澎湃力量。再仔
細賞,竟可見隱藏在粒粒細砂間英文字The Waking of
Insects」及中文「驚蟄」的浮凸字符。透過色光的配置,令觀者
在波瀾壯闊的繪畫圖層之下,見到東方文化特有的哲思及篆刻美
學。
藝術家以其標誌性的砂粒在畫布上營造浮雕的效果,砂雖細小,
卻是極其堅硬的實體物質,象徵宇宙中無窮無盡的力量。他將這
些具體的「砂」與油彩斑的繽紛色點融合,在堆疊鋪排間,展
現量子科學至極微觀的波動,建構出物質層面的森羅萬象,亦呼
應了驚蟄萬物初始、萬象更新的內在含義。在眩目神迷之際,令
人思索畫布絢爛表面下,追求「天人合一」、「順應自然」的道
家思想,成就了其獨特而極具啟發性的創作語彙。
沈昌明認為,生命就像混沌世界的微小原子,在自然節氣的周而
復始面前,人類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而微不足道。當我們再次望
向此作,從左緩步向右,或是以相反的方向觀看,無不為眼前浩
瀚自然的力量所震撼,在從浮現的「驚蟄」二字得到啟示,仿彿
可聆聽到宇宙的聲音,照見了觀者的清明。
拍卖场次: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
拍卖时间: 2021-04-23 10:30:00
拍卖地点:香港覽中心5FG